高考复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,据统计今年高考复读生有187万人,考生总数是1078万,占比达到17.3%,也就是说六个考生中就有一个是复读生。而今年的人数还比2020年下降了,去年是240万。
高考复读生中,有些是考不上本科的想再冲一年的,有些是因为考不上理想的名校,也想再试试的。有些人为此还复读了几年甚至几十年。
被大家熟知的吴善柳一直复读了八年,才考上了清华大学。被称为高考钉子户的唐尚珺为了考上中国科技大学,已经连续参加了12次高考,期间还被西南政法大学和重庆大学录取过,不过都放弃了。还有今年已经第24次参加高考的四川考生梁实,今年已经年过五旬。这些人都颇有“范进中举”的味道。
当然大多数人复读其实最多也就是一两年,但这个数字依然庞大,肯定对应届生产生了影响,会占据应届生的录取资源。这样一来导致应届生录取不到理想学校的人数增加,继而复读,然后又增加了第二年应届生的负担,似乎就是一个死循环。
对应届生和应届生的家长来说,无疑是大力支持禁止复读了,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,一禁止那么作为应届生的录取机会就增加了不少了。但禁止复读也意味着,如果今年没考好,那再差的学校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,或者因为某些意外没能参加高考,也只能够就此错过。
对于复读生和复读生的家长来说,也无疑觉得自己是很委屈的,毕竟谁愿意复读?复读不是简单的花多一年的时间和钱的问题,这当中的心酸曲折无法道与他人听,只有经历过的才能明白。而且复读,还要冒着成绩可能没有什么起色甚至更差的风险。
至于该不该禁止复读,我觉得短时间内是不该禁止也无法禁止的,因为高考实在是太重要了。一个好的大学和一个差的大学,对于一个学生的将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,也承载着一个家庭太多太重的期望。
但对于那些长期复读的,我觉得应该给予一定的限制,比如规定最多只能复读几次,后面的要么禁止要么就要降一定的总分再参加录取。有一些为了上顶级名校而不断考试的,老实说影响了社会的资源的,而这种要考这么多次才能考上的,智商和能力也无法到达名校的要求。
还有一些学校和机构专门找一些高分考生,不断的去复读考试,考出高分就算在他们的头上然后大肆宣传,像这种一经发现就必须严厉打击,不能让这么严肃重要的考试成为某些人赚钱的途径。
猜你喜欢